中國美麗鄉(xiāng)村百佳范例、全國示范農家書屋、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在嘉興海寧西郊,閃耀著一顆鄉(xiāng)村治理的璀璨明星——華豐村。日前,“長三角大學生看浙江”暑期實踐調研小組深入華豐村,以腳步丈量土地,用心靈聆聽故事,在這片充滿活力的鄉(xiāng)村熱土上,收獲了沉甸甸的基層社會治理經驗。
“好人好事”成風尚
華豐村在2012年建起全國首家農村好人好事驛站,創(chuàng)新以積分制形式將善舉轉化為“好人好事存折”,讓“道德可積分、文明可加分、善舉可得分”的理念落地生根,激勵村民爭相踐行“雷鋒精神”。短短時間內,全村1055戶村民實現(xiàn)100% 開戶,人人參與的氛圍讓善舉在村莊蔚然成風。
2022年,順應數(shù)字化治理浪潮,好人好事驛站迎來華麗升級,“華豐e家”小程序應運而生。村民從此告別煩瑣流程,足不出戶就能在小程序上自主申報好人好事并獲取積分,所獲積分不僅可在“華豐e家”線下愛心超市、華聯(lián)超市等兌換心儀物品,還可以兌換鄰里食堂就餐、神龍灣景區(qū)游玩等服務。小程序上線至今,已累計為村民賦分8萬余分,兌換近6萬分,極大點燃了村民參與社區(qū)治理的熱情,讓好人好事從個體自發(fā)行為,悄然轉變?yōu)槿谌豚l(xiāng)村日常的全民行動。
“網格+民聲”,凝心聚力解民憂
調研期間,組員們深入基層,跟隨網格員開展工作,得以深入了解華豐村頗具特色的四色網格治理模式。村里依據矛盾性質、涉及人數(shù)、激烈程度等要素,將轄區(qū)住戶劃分為“綠-藍-黃-紅”四色網格,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通過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和微網格員的協(xié)同協(xié)作,推動90%的矛盾糾紛在網格內前端化解,有效減輕了基層治理壓力。
今年,面對基層治理新需求,華豐村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推出“網格+民聲”融合治理模式。通過組織平安志愿者與民聲一鍵辦、聯(lián)勤警務室建立常態(tài)化協(xié)作機制,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在矛盾防控網絡構建方面,“清樓掃戶”行動與海寧市基層智治綜合應用深度融合。在治理效能提升上,依托“網格+民聲”模式,華豐村建立起矛盾排查、研判、交辦、反饋的閉環(huán)管理體系,配套“一案一策”調解檔案和“一事一回訪”跟蹤制度,實現(xiàn)了矛盾早發(fā)現(xiàn)、早化解、不激化。這一模式成效顯著,華豐村 12345投訴量同比下降37%,群眾滿意度飆升至92.6%。
此外,華豐村搭建“房東議事會”平臺,構建起“租戶-房東-警務室”三方反饋機制,暢通了信息渠道。房東作為租戶信息的“第一知情人”,及時反饋信息變動情況,警務室據此高效解決矛盾糾紛。
“四季筑夢”,民生服務暖人心
在華豐村,不僅矛盾糾紛可在村內化解,村民無需出村即可享受便捷服務與高品質生活。村內鄰里中心功能完善且兼具美觀性,內設舞蹈室、健身房、電影院、禮堂書屋,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順應全民健身熱潮,村里建起文化體育公園,籃球場、網球場、兒童游樂設施等配套齊全。
華豐村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35.67%,養(yǎng)老服務是基層服務建設的重點工作。華豐村建成南北兩處居家養(yǎng)老服務照料中心,中心內棋牌室、聊天室、影音室等設施一應俱全,為老年村民提供了便利舒適的活動場所?!按蠹揖奂谝黄鸾涣髡勑?、休閑消遣,心情十分舒暢?!贝迕駛兿蛘{研小組反饋道。
在此基礎上,華豐村充分挖掘集聚化優(yōu)勢,精心打造“四季筑夢”民生服務品牌,全面優(yōu)化民生服務質量,讓村民共享發(fā)展成果。
鄉(xiāng)村治理的核心,是讓每一位村民都感受到被重視、被溫暖。而這份“來了就不想走”的吸引力,正是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最生動的注腳。
“在華豐的這些天,每天都在刷新對浙江農村的認識。”調研小組領隊華東政法大學韜奮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袁鋒教授表示,本次調研活動是一次讓學生們走入實地、走進基層的機會,將所學與實際結合、讓所想不淪為空談。同學們一方面將平時學習的寫作、拍攝技巧運用于實踐,一方面又系統(tǒng)地學習華豐村的先進經驗、體悟政策如何真正落地。這背后折射出新時代高校實踐教學中“扎根基層、關注現(xiàn)實”的導向,以及對學生“專業(yè)能力”與“社會責任感”雙重培養(yǎng)的重視。“通過近距離、深層次、全方位地觀察交流,希望能夠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以微薄之力為華豐村基層工作建言獻策?!?/p>